您好,欢迎访问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陕西省中医医院官方网站!
减肥别只盯着体重秤!肌肉可是身体的“隐形代谢发动机”,掉肌肉不仅会让你变成“松弛星人”,还会拉低代谢、拖垮免疫力!”今天,陕西省中医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师尹薇带着科学攒肌肉秘籍来啦!从饮食搭配到运动技巧,教你边减脂边护肌,瘦出紧实好身材,健康变美不踩坑。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表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国家卫生健康委面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出,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达到70.5%,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到31.8%。
国际上用身体质量指数(BMI)来评估人体胖瘦程度,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18.5-23.9为正常,≥24为超重,≥28为肥胖,其又分为轻度肥胖、中度肥胖、重度肥胖以及极重度肥胖。
减肥不可急于求成,最常见的误区就是——减肥只看体重数字。事实上,在减重的过程中我们更要关注减的是脂肪还是肌肉?不科学的减肥方法会导致肌肉大量流失,这不仅影响基础代谢率,还会损害健康,出现乏力、嗜睡、脱发、胃肠功能失调等情况。但在减肥时,随着体重的下降,肌肉势必会减少,我们要尽量做到"减脂不减肌"。
一、为什么肌肉如此重要?
1. 代谢引擎:肌肉是人体最大的代谢活跃组织,占基础代谢率的20-30%,静息状态下消耗的热量远高于脂肪。每增加1公斤肌肉,每天可多消耗约13-22大卡热量。流失肌肉会导致基础代谢率下降,反而可能引发“减肥平台期”或体重反弹。
2. 调节血糖与代谢:肌肉是葡萄糖的主要储存和利用场所,肌肉量充足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预防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
3.保护关节:肌肉通过实时调整张力,吸收震动,减少摩擦来应对突发动作,避免关节扭伤。
4.维持免疫功能:肌肉收缩时通过分泌免疫调节因子,如IL-6、IL-7、IL-5等,来调节免疫;并通过分解蛋白质释放氨基酸(如谷氨酰胺),为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提供能量和合成原料。
5. 体型:同样体重下,肌肉含量高的人看起来更紧致有型,而肌肉流失会导致“贼胖子”现象,所谓“贼胖子”是指体重正常但体脂率高。
二、盲目减肥为何会流失肌肉?
1.过度节食减肥时,身体进入“饥荒模式”,优先分解肌肉供能。
2.热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失衡,无法维持肌肉合成。
3.缺乏抗阻训练使肌肉“用进废退”。
三、维持肌肉的方法
1.适宜的能量结构:维持肌肉含量需要通过合理的能量结构,即饮食中的宏量营养素比例。
①确保适宜的热量摄入:减脂期时,建议热量缺口控制在每日300-500大卡以内。
②确保充足的蛋白质摄入:每日每公斤体重1.6-2.2克,优质蛋白质来源包括:瘦肉、鱼类、鸡蛋、乳制品、大豆、蛋白粉。
③确保充足的碳水化合物摄入:占总热量的40-50%,优先慢碳(燕麦、糙米、全麦)和练后快碳(香蕉、白米饭)。
④确保充足的脂肪摄入:占总热量的20-30%,推荐选择坚果、鱼油、橄榄油、牛油果等。适宜的能量结构不仅能科学减重,还能够防止肌肉的流失。
2.增加抗阻训练:肥胖患者减重的运动原则是中低强度有氧运动为主,抗阻运动为辅,每周进行150~30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周5~7天,至少隔天运动1次。抗阻运动每周2~3天,隔天1次,每次10~20分钟,每周通过运动消耗能量2000kcal或以上。但也要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减重方案。
四、科学减肥应该这样做
根据《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建议,科学减肥应做到:
1.定时定量规律进餐。要做到重视早餐,不漏餐,晚餐勿过晚进食,建议在17:00~19:00进食晚餐,晚餐后不宜再进食任何食物,但可以饮水。
2.少吃零食,少喝饮料。不论在家还是在外就餐,都应力求做到饮食有节制、科学搭配,不暴饮暴食,控制随意进食零食、喝饮料,避免夜宵。
3.进餐宜细嚼慢。咽摄入同样的食物,细嚼慢咽有利于减少总食量,减缓进餐速度,可以增加饱腹感,降低饥饿感。
4.适当改变进餐顺序。按照“蔬菜一豆制品\肉类一主食”的顺序进餐,有助于减少高能量食物的摄入量,使餐后血糖较平稳。
5.根据个人体质,科学食养。传统医学认为,肥胖属本虚标实证,病位在脾胃,与肾气虚关系密切。根据病机将肥胖患者分为五个证型:胃热火郁证、痰湿内盛证、气郁血瘀证、脾虚不运证、脾肾阳虚证。中医食养强调以“辨证施膳”为核心,根据体质、辩证的不同,给予不同的食养方案,通过选取不同的食药物质或不同特性的食物,以达到减重效果。
通过科学的肥胖体质评估,给予个体化的减重方案是能够达到减脂增肌目的的,在减肥过程中,保持适宜的减重速度,才能避免基础代谢率降低、体重反弹,真正做到科学减重、合理食养、促进健康。
陕西省中医医院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