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陕西省中医医院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护理天地 > 健康园地

【科普园地】了解中医饮食秘诀,让减脂增肌更高效

发布时间:2025-04-24 13:19   来源:   浏览次数:

想科学减脂增肌?今天,陕西省中医医院营养科营养师尹薇为您解析中医饮食秘诀,让减脂增肌更高效!


传统医学认为,肥胖多因过食肥甘、缺乏运动、情志所伤等导致湿浊痰瘀内聚,形成肥胖。肥胖属本虚标实证,病位在脾胃,与肾气虚关系密切。根据病因病机将肥胖分为五个证型:胃热火郁证、痰湿内盛证、气郁血瘀证、脾虚不运证、脾肾阳虚证。

不同肥胖体质人群的常见病机

所谓“有因必有果,愈遏愈难禁”,在日常诊疗时会发现,越是哪种体质就越爱吃该忌口的食物。例如:

1.胃热火郁型人群:由于阳明胃经热盛,胃强化热,胃热消灼,使水谷腐熟过旺,则食欲异常亢进。此类人群应喜食温热、辛辣的食物,如韭菜、榴莲、桂圆、羊肉等。

2.痰湿内盛型人群:由于脾胃运化无力,易内生痰湿,阻滞气机,若再过量摄入滋腻、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更会阻碍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湿气积聚,痰湿内生。应避免甜品、甜饮料等滋腻食物。

3.气郁血瘀型人群:由于气滞而导致血液运行瘀滞不畅的人群,应避免加重气滞和血瘀的食物,比如胀气食物,如:豆类、红薯、洋葱等;加重血瘀食物:油腻高脂肪类、生冷含寒凉类、腌制加工类食品等。

4.脾虚不运型人群: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气虚弱,则水谷精微运化运化无力,水湿内停导致肥胖。脾脏喜燥恶湿,该类人群应避免加重湿气,损伤脾胃的食物,包括:偏寒性的蔬果、海鲜、冷饮、滋腻油腻食品、甜食等。

5.脾肾阳虚型人群:指由于身体脾肾阳气不足导致的温煦功能下降,所致水液代谢失常,寒湿内停形成的肥胖。此类人群应当避免摄入损伤脾阳、肾阳的食物,如:苦瓜、螃蟹等性寒食物、浓茶、咖啡等饮品。

 

五谷为养,健脾增肌

中医古籍《黄帝内经》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其中,五谷”泛指富含淀粉的稻、黍、稷、麦、菽等粮食作物,谷薯类为人体提供能量,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族物)以及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对维持血糖稳定,保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1.稻(大米):性平味甘,入脾、胃、肺经,具有补中益气、滋阴润肺的功效,适合肺热咳嗽、便秘者食用。

2.黍(黄米):性微寒,味甘,具有益阴、利肺、利大肠的作用,适合阴虚体质者食用。

3.稷(小米):性凉味甘,入脾、胃、肾经,能够健脾和胃、补益虚损,是脾虚体弱者的佳品。

4.麦(小麦):性凉味甘,入心经,具有养心安神、除烦止汗的作用,适合更年期女性及情绪烦躁者。

5.菽(大豆):包括黄豆、红豆、黑豆,性平味甘,入肾经,被称为“肾之谷”,能够补肾强神、解毒润肤,适合肾虚浮肿者。

脾为后天之本,在体合肌,不吃主食减肥一定会导致精力消耗,肌肉大量流失,这不仅影响基础代谢率,还会有损脾胃。由此可见五谷对人体的重要性,但目前最常见的减重误区就是减少主食! 


食助药力,药助食威

中医食养强调以“辨证施膳”为核心根据体质辩证的不同,选取不同食药物质。结合中医辨证分型论治,不同体质选择不同食物,让减肥不再那么困难。

1.脾虚不运证采用健脾益气作用的食药物质,如鹰嘴豆、藜麦、白芸豆、花豆、白扁豆、黄芪、木瓜、大枣、砂仁、淮山药、茯苓等;

2.胃热火郁证采用具有清胃热、消导滞作用的食药物质,如铁皮石斛、麦芽、荷叶、鲜芦根、绿豆、莲子、金银花、蒲公英、麦冬、薄荷、百合等;

3.痰湿内盛证采用化痰消滞作用的食药物质,如薏苡仁、橘皮、砂仁、芡实、党参、白扁豆、茯苓、山药、莲子等;

4.气郁血瘀证采用理气化瘀作用的食药物质,如橘皮、山楂、当归、桃仁、陈皮、佛手、玫瑰花、桃仁、砂仁、麦芽等;

5.脾肾阳虚证采用温阳补虚作用的食药物质,如小茴香、山药、肉桂、黄芪、干姜、核桃、黑豆、桂圆、枸杞等。


通过科学的肥胖体质评估,根据体质选对食物,给予个体化营养食疗减重方案是能够达到减脂增肌效果的,希望大家正确认识肥胖,切勿盲目减重。



  • 陕西省中医医院

  •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