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陕西省中医医院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护理天地 > 健康园地

【科普园地】二十四节气之立夏——春往夏来,炎暑将至!

发布时间:2025-05-04 10:03   来源:   浏览次数:

【科普园地】二十四节气之立夏——春往夏来,炎暑将至!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2025年05月03日 09:3

立夏是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是进入炎炎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表示孟夏时节的开始。今天,陕西省中医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刘国强为您讲述立夏养生的注意事项。


《莲生八戕》曰:“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当太阳到达黄经45°时为立夏节气,立夏时节,天地气交,万物华实,此时“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于此时长大,故名立夏。”立夏表示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故又称"春尽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是说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立夏分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01
饮食调养

夏为火季,中医认为夏季时节与五行中“火”相应,而火与五脏之心相应,火性炎热,而五味之中苦味可泻、可清,民间常言夏天乃“苦夏”,何为苦夏,即言及夏天宜多吃“苦”味的东西而调节六腑的“五行”运作。饮食中苦瓜是味清热泻火的绝佳食物,同时“夏气”通于心,故夏季要注意调养心气,暑热季节,热气烦躁,容易伤心,暗耗阴血,莲子心一可清心火,二可养心神,亦能壮肠胃,不论是熬粥、煲汤都是不可或缺之品。


02
起居调养

立夏之后,一日之中昼时延长,夜间变短,此时人们容易晚睡早醒,造成睡眠不足,白天精神乏力。经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指出:“……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若逆夏气之时,则太阳不长,而心气内洞。因此,大家应顺应四时的变化,宜晚睡早起,顺天气之阴阳盛衰变化,同时建议午休,一般以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醒后不宜急于起来,睡眠时不可贪凉,避免受风感邪。


03
情志调养

  《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言:“五脏应四时,各有所受”。“心者……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故夏季养护五脏,首当养心。中医认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而“心为君主之官”,与五脏之联系密不可分。盛夏炎暑蒸灼,最易伤津耗液,此时人们容易产生困倦、烦躁、闷热之症。因此,心神之调,首当言静,神清气静,则气血和、脏腑平,切忌暴怒急躁,以防心火内生。同时,夏季亦心脏病之高发时期,所以夏季更要注意心脏的养生保健。


04
运动调养

夏暑时节,气候炎热,人体能量消耗很大,此时运动要控制好强度及耐受力,运动以适度为宜,避免运动之后出现“过汗伤阴、过汗伤阳”之忌。对于老年人与体质虚弱之人而言,可以选择八段锦、太极拳、散步等和缓运动,运动后应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宜。此外,每次运动时间不宜过长,运动间歇期间,应及时补充水分,可选择淡盐水及清凉消暑类饮料。运动时,应选择透气性好、能吸汗的衣服,以避免湿气郁积。


05
穴位养生





图片



医生简介



刘国强 副主任医师,陕西省针灸学会副主任委员,西安市针灸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援外医疗队针灸专家,陕西省第三届三秦最美医务工作者。师从黄丽萍、曹荣禄名老中医,为西北针灸名家曹汉三“曹氏针法”第三代传人,注重针灸手法,精巧取穴。“面瘫专病门诊”负责人之一,带领其团队对面瘫病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擅长:急性面瘫、顽固性面瘫、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中风偏瘫、失语、吞咽困难;特发性突聋、神经性耳鸣、眼肌麻痹、三叉神经痛等神经系统疾病;失眠;颈肩腰腿痛。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下午、周五上午、周日下午。



  • 陕西省中医医院

  •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