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植物性饮食?慢性肾脏病患者应该怎么吃?今天,陕西省中医医院营养科营养师尹薇为您科普植物性饮食与慢性肾脏病的关系,并附上正确吃法!慢性肾脏病(CKD)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超过3个月的慢性疾病,可出现不同程度蛋白尿、水肿、高血压、高脂血症、贫血、电解质紊乱等表现。第六次中国慢性病监测结果显示,2018~2019 年我国成人慢性肾脏病人群高达8200万。慢性肾脏病的疾病管理是一场漫长的旅程,膳食干预是国内外公认防治慢性肾脏病的有效且重要的手段之一。研究发现[1]植物性饮食可能对CKD患者一级预防及延缓其进展存在有影响,有助于管理和预防CKD症状和代谢并发症。植物性饮食是指食用未加工的水果、蔬菜、坚 果、全谷物、油和豆类的饮食模式,这些食物通常富含膳食纤维、植物化学物质、维生素、矿物质(如钾和镁)、抗氧化剂等。具体包括了各种形式的素食、纯素食、得舒饮食(DASH)和地中海饮食[2]。膳食纤维可改善肠道微生物群,减少尿毒症肠源性毒素的危害[3],且较高的膳食纤维摄入可降低心血管风险;植物磷的生物利用度比动物磷低以避免高磷血症;植物化合物可以增强免疫系统功能等。植物饮食中的低蛋白含量恰好可以缓解超滤、减少蛋白尿产生、延缓CKD进展。植物脂肪(如橄榄油)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动物性食品中常含有对肾脏不利物质,如:饱和脂肪、钠、磷、过高的蛋白质含量产生酸负荷、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血红素铁、肉碱和胆碱等等。这些物质可导致肾小球超滤过,使肾小球结构不断受损,动物性蛋白质更会使CKD患者酸负荷升高,最终损伤肾脏。对于CKD患者而言,在避免摄入动物性食品后,患者CKD进展减缓,GFR下降减缓,血压降低,包括尿酸在内的毒素吸收减少,以及死亡率下降。植物性饮食显然是更优选的。在避免较高的磷酸盐,含钾食品和减少蛋白质摄入量的情况下,植物性饮可使CKD患者获益且预防肾脏病相关并发症[4]。但植物性饮食并不意味着纯“吃素”。如DASH饮食和地中海饮食也并不是低蛋白的纯“吃素”饮食。那么,植物性饮食该坚持怎样的饮食原则呢?适当调整肉食结构,减少红肉比例(猪牛羊兔肉等),增加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水产品类、低脂奶类、蛋类及其制品的摄入。保证每天一个鸡蛋、每周至少2次水产品。彩虹饮食是指美国癌症协会推荐的“彩虹原则”饮食方法,是将蔬果分成5个种类的颜色,红色、橙黄色、绿色,紫黑色和白色,每一种颜色代表不同的植物营养素,其保健作用不尽相同。彩虹原则所倡导的就是在进食足量蔬果的同时,还需尽量搭配5种颜色,确保一日当中每一种颜色都能食用到。[1]毕江丽,武嫣斐.慢性肾脏病中植物性饮食的研究进展[J].中国血液净化,2022,21(01):63-65.[2] Joshi S, McMacken M, Kalantar-Zadeh K. Plant-based diets for kidney disease: a guide for clinicians[J]. 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 2021, 77(2): 287-296.[3] Dupuis L, Brown- Tortorici A, Kalantar- Zadeh K, et al. A Mini Review of Plant-Based Diets in Hemodialysis[J]. Blood Purif,2021,50(4-5):672-677.[4] Ko G J, Rhee C M, Kalantar-Zadeh K, et al. The effects of high-protein diets on kidney health and longevity[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 2020, 31(8): 1667-1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