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陕西省中医医院官方网站!
胎儿娩出后,由于新的环境复杂,温度多变,加之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尚欠完善,需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才能适应。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通过整理文献,结合临床经验,提出一套合理的护养方法。今天,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文献信息研究所副所长呼兴华为您科普小儿哺育与护养。
论曰:小儿初生,先以绵裹指,拭儿口中及舌上青泥恶血,此为之玉衡。(一作衔。)若不急拭,啼声一发,即入腹成百疾矣。
——《备急千金要方·上少小婴孺方上·初生出腹第二》
凡小儿始生,肌肤未成,不可暖衣,暖衣则令筋骨缓弱,宜时见风日,若都不见风,则令肌肤脆软,便宜中伤,皆当以故絮衣之,勿用新绵也。凡天和暖无风之时,令母将儿于日中嬉戏,数见风日,则血凝气刚,肌肉牢密,堪耐风寒,不致疾病。若常藏在帏帐之中,重衣温暖,譬犹阴地之草木,不见风日,软脆不堪风寒也。
——《备急千金要方·上少小婴孺方上·初生出腹第二》
凡浴小儿汤极须令冷热调和,冷热失所,令儿惊,亦致五脏之疾也。凡儿冬不可久浴,浴久则伤寒。夏不可久浴,浴久则伤热。数浴背冷,则发痫。若不浴,又令儿毛落。新生浴儿者,以猪胆一枚,取汁投汤中以浴儿,终身不患疮疥。勿以杂水浴之。
——《备急千金要方·上少小婴孺方上·初生出腹第二》
凡乳母者,其血气为乳汁也。五情善恶,悉是血气所生也。其乳儿者,皆宜慎于喜怒。
——《备急千金要方·上少小婴孺方上·序例第一》
凡乳儿不欲太饱,饱则呕吐,每候儿吐者,乳太饱也,以空乳乳之即消……母有热以乳儿,令变黄不能食。母怒以乳儿,令喜惊发气疝,又令上气疝癫狂。母新吐下以乳儿,令虚羸。母醉以乳儿,令身热腹满。
——《备急千金要方·上少小婴孺方上·初生出腹第二》
《千金方》提出:小儿刚刚生下来,应先用绵布缠住手指,拭去小儿口中以及舌上如青泥一样的恶血,这称为玉衡。如果不赶紧拭去,孩子啼声一发,立即将其吞入腹中而滋生百病。
《千金方》提出:凡是小儿初生,肌肤还未生长坚实,不可穿得过暖,过暖就会使筋骨缓弱。应当时常让孩子接受阳光照射以及微风吹抚,如果全不见风日,就会使婴儿肌肤脆弱,容易中伤,皆应给小儿穿上旧棉衣,而不是新棉衣。凡是在天气暖和而且没有风的日子里,母亲应将孩子放在阳光下嬉戏,这样经过几天的风吹日晒,孩子就会血凝气刚,肌肉坚实,能忍耐风寒,不致于生疾病。
《千金方》提出:凡是给小儿洗浴的水,千万要让它冷热调和,如果冷热失调,会使小儿受惊,也会导致小儿五脏生病。凡在冬天,小儿不能久浴,洗浴时间长了就容易伤寒;夏天也不能久浴,时间长了则会伤热,洗上儿次会使背都受冷而发为癫痫。如果不洗,又会使小儿毛发脱落。新生儿洗浴,应取猪胆一枚,将胆汁倒人水中,用这种水给小儿洗浴,可使小儿终生不患疮疥。不要用杂水来给小儿洗浴。
《千金方》提出:大凡乳母,她的乳汁皆由血气生成,五情善恶,也是由她的血气生成的。因此她哺乳婴儿,都应当慎于喜怒。
《千金方》提出:凡是给小儿喂奶,都不要太抱,太饱就会使其呕吐。每每遇见小儿吐奶的,都是喂奶过饱造成的,用空乳房喂他会立即消除。……母亲有热疾喂小儿,会使小儿面黄、不能进食;母亲发怒时喂小儿,会使小儿容易受惊发疝气,又会使小儿气逆狂;母亲刚呕吐下痢后喂儿,会使小儿虚弱消瘦;母亲酒醉喂儿,会使小儿身热腹满。
《千金方》详叙了胎儿刚娩出尚未呼吸前将儿举起,并迅速清除口咽部粘液和羊水,以葱白鞭之,帮助小儿迅速建立规则呼吸,消除窒息因素,避免吸入性肺炎。并强调断脐要适中,不然会引起“脐风”。这些独物的见解,为后世妇儿科医家护理救治新生儿奠定了理论基础,亦是关于防治新生儿窒息、脐风的较早记载。
关于小儿的衣着,孙思邈《千金方》为后世防治小儿“上感”“佝偻病”及光疗、冷空气疗法提供了理论根据。
关于浴儿法,孙思邈《千金方》中要求新生儿洗澡的水温要适中,时间要适宜。浴水加猪胆汁以消毒并须干净,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关于喂养小儿,孙思邈《千金方》首先提出了选择健康母乳的问题。也涉及到喂乳的方法,以及勿使乳儿过饱过饥,乳勿热勿寒等。
此外,孙思邈《千金方》介绍了母乳喂养的技巧,以及母亲身体状态、疾病因素对母乳性质的改变,最终对乳儿健康的影响,十分具有参考价值。
陕西省中医医院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