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陕西省中医医院官方网站!
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与治疗方法,为无数患者带来了健康希望。“冬病夏治”是中医特色疗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理论为基础,借助三伏天自然界阳气最盛之时,通过穴位贴敷、艾灸等方式激发人体阳气,从而达到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的效果。今天,陕西省中医医院脾胃一科主治医师董宁将为您科普“冬病夏治”对脾胃调理相关知识。
陕西省中医医院脾胃一科成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国家中医优势专科脾胃专业建设单位、陕西省中医管理局重点专科。科室编制床位57张,设有3个门诊诊室以及慢性萎缩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2个专病门诊,还配备了内镜室、幽门螺杆菌呼气试验检测室、食管压力及24小时PH监测室等先进的诊疗设施,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脾胃一科拥有一支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护团队,现有医护人员39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博士2人、硕士12人。团队中汇聚了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国家卫健委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陕西省名中医、陕西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众多业内权威专家,他们凭借深厚的医学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陕西省中医医院脾胃一科始终致力于冬病夏治的临床实践与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科室在消化系统疾病的冬病夏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独特、完善的治疗体系,针对不同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疗效显著。
科室依据“春夏养阳”与“治未病”等祖国医学理论,结合专科数十年临证经验,研制了独具特色、疗效突出、适应症广的养胃运脾贴,其具有健脾化湿,温中理气止痛止泻之功。主要用于胃脘痛、脘腹胀满、胃脘嘈杂、食欲不振、畏寒怕冷、腹痛腹泻等属于脾胃虚弱、阳气不足者。经临床多年应用疗效显著,一直服务于冬病夏治,为广大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深受广大患者认可及好评!
科室特色三伏贴---养胃运脾贴
适应症
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痛型、痞满型、纳呆型及其他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非萎缩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腹泻、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虚损性疾病、免疫功能低下者;亚健康患者,易疲劳患病人群等等辨证属于脾胃虚弱、脾胃虚寒者。
禁忌症
1.阳热体质者;
2.严重心脑肾疾病;
3.有出血倾向、局部溃烂、胶布过敏者。
贴敷方法及时间
辨证选穴,一般每次1-2穴,贴药2日,停药1日,以此循环,1月为一疗程。常选用中脘、天枢、神阙、关元、气海、脾俞、胃俞等穴。
初伏:2025年7月20日—7月29日;
中伏:2025年7月30日—8月8日;
末伏:2025年8月9日—8月18日。
注意事项
1.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瓜果、冰冻冷饮、辛辣肥腻之品及绿豆、海鲜等。
2.根据病症变化,每次穴位配伍可略有不同,要求患者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治疗。
3.贴敷当日,最好衣着宽松、色深、容易清洗的衣服。
4.贴敷期间避免过度使用空调,避免冷风直接吹到贴敷部位而影响药物吸收。
5.贴敷期间减少剧烈运动,以避免药贴脱落,影响疗效。
6.贴敷期间注意观察皮肤变化,如果出现局部皮肤发红发痒出疹,尽快将药膏揭去并涂抹红霉素软膏减轻皮肤过敏症状。
7.贴敷期间出现感冒、发热、咳喘及其他情况,先暂停使用,在当前疾病治疗好转或痊愈后再重新开始贴敷。
中药内服:科室的专家们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辨证论治,开具个性化的中药方剂。中药内服从整体出发,调理人体的气血阴阳,增强机体的抵抗力,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对于一些病情较为复杂的患者,中药内服与外治疗法相结合,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例如,对于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在冬病夏治期间,除了进行穴位贴敷外,配合服用健脾养胃、活血化瘀的中药,可有效促进胃黏膜的修复,逆转萎缩的胃黏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就医流程
门诊1楼大厅挂号→门诊2楼脾胃病一科1、2、3诊室就诊咨询→医生开具处方到门诊收费处缴费→凭缴费凭证及处方到住院部7楼脾胃病科行首次贴敷并领取贴剂。
可快捷扫码登录陕西省中医医院微信及支付宝小程序,一键授权信息,可自动完成院内建档绑定。点击【预约挂号】,选择脾胃一科,根据需求选择就诊医生和就诊日期,确认挂号后完成在线支付,就诊当日前往对应科室就诊。可线上缴费→凭缴费凭证及处方到住院部7楼脾胃病科行首次贴敷并领取贴剂。
地址及联系方式
陕西省中医医院住院部7楼A区脾胃病一病区护士站
医生办公室电话:029-87378159
护士站电话:029-87372816
胃肠镜室电话:029—87251473
2025年的冬病夏治历程,是陕西省中医医院脾胃一科不断探索、创新、发展的历程。未来脾胃一科将继续秉承中医传统,发挥专科优势,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在这个夏天,让我们一起相约陕西省中医医院脾胃一科,开启冬病夏治的健康之旅,呵护脾胃,拥抱美好生活!
陕西省中医医院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