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陕西省中医医院官方网站!
药王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首次提出“血肉有情之品”概念,认为这类药物(如动物脏腑、血肉)与草木金石类“无情之品”不同,因其具备生命活力,能更直接滋养人体精血。明代李时珍、清代叶天士等医家继承并发扬其理论,叶天士更是提出“血肉有情,栽培身内之精血”,进一步确立此类药物在补益学说中的地位。现代中医仍将阿胶、鹿茸、鳖甲等血肉有情之品用于治疗贫血、不孕、免疫调节等,其“滋补精微物质”的作用与现代营养学相契合。今天,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文献信息研究所副所长呼兴华为您解读“血肉有情之品”的养生理念。
《易》云:虎啸风生,龙吟云起。此亦有情与无情相感,治风之效,故亦无疑。
——《备急千金要方·风毒脚气方·酒醴》
《易》中说:“虎啸风生,龙吟云起”。这也是有情与无情之间相互感应,治风的效果,不必怀疑。
“虎啸风生,龙吟云起”并非直接出自《周易》经文,而是后世对《周易》思想的延伸阐释。“虎啸”“龙吟”体现《周易》“阴阳相感”的哲学思想。孙思邈受《易经》“有形配形”思想影响,认为血肉有情之品通过“同类相感”作用,可补充人体精、气、神,尤其对虚损性疾病有独特疗效。例如,孙思邈搜集、整理了大最的包含动物药的方剂,例如,动物肝脏治疗夜盲症(因缺乏维生素A);炙甘草汤方中加入阿胶(驴皮熬制),以血肉有情之品滋养心肾,治疗气血两虚的心悸、脉结代;胶艾汤用阿胶、艾叶补血止血,治疗妇人崩漏,强调血肉有情之品对冲任损伤的修复作用等等。孙思邈对“血肉有情”之品的临床应用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陕西省中医医院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