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陕西省中医医院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护理天地 > 健康园地

【科普园地】秦皮——文化秦药系列(二)

发布时间:2025-08-27 14:22   来源:   浏览次数:

秦皮取自木犀科植物树皮,是沿用至今的传统中药材。今天,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文献信息研究所副所长呼兴华将您深入了解中药秦皮。


一、秦皮名称由来

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秦皮早期即被列为重要药材,其产地与秦文化核心区重合,故得名。《本草纲目》明确记载其“一名岑皮”,岑为秦地古称,进一步印证名称与地域文化的关联。


图片



二、秦皮药俗文化

秦皮作为清热燥湿的中药,广泛用于治疗痢疾、目疾等,在陕西、山西等地的民间验方中常见,常与黄连、白头翁等配伍,形成特定的用药习俗。

民间多在春末夏初采收秦皮,认为此时药效最佳,与农耕节气结合,形成“适时采药”的药俗观念。

陕西秦州等地将秦皮的药用价值融入皮影戏剧情,通过艺术形式传播健康知识。目前,秦皮作为“秦药”代表之一,被赋予地域文化标识,成为陕西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符号。

秦皮的药用传统与民间信仰结合,例如在治疗目疾时,部分地区会配合祈福仪式,体现“医巫同源”的文化特征。

秦皮的炮制技艺(如香豆素提取)被列入地方传统工艺,与陕西剪纸、皮影等非遗项目共同构成文化生态。

陕西部分景区通过展示秦皮种植、加工过程,开发中医药主题旅游。


三、秦皮道地考证

秦皮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宋]苏颂《图经本草》载“秦皮,生庐江川谷及冤句,今陕西州郡及河阳亦有之”,绘图以“河中府秦皮”为标本。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认为“或云本出秦地,故得秦名也”。

[明]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载秦皮“[道地]河中府、成州”,绘图以“河中府秦皮”为标本,河中府辖境包括今陕西渭南市大荔县、合阳县、华阴市。

[清]张志聪《本草崇原》载秦皮“出陕西州郡,河阳亦有之”。

《中国药典》(一部,1963年版)载“秦皮多系野生,主产于陕西、河北、河南、山西、辽宁、吉林等地”。

文献考证表明,陕西是秦皮的主要产地。



  • 陕西省中医医院

  •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