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陕西省中医医院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护理天地 > 健康园地

【科普园地】杜仲 ——文化秦药系列(八)

发布时间:2025-10-05 09:34   来源:   浏览次数:

提及中药杜仲,您或许对它的药用价值知之甚少。今天,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文献信息研究所副所长呼兴华带您深入了解中药杜仲。

一、杜仲名称由来

据《本草纲目》记载,杜仲得名源于古代一位名为杜仲的医生。传说杜仲因长期服用杜仲树皮而强健筋骨、延年益寿,最终得道成仙,后人因此将这种植物命名为“杜仲”。这一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赋予杜仲神秘色彩。

杜仲的别名“思仙”“扯丝皮”等,均与杜仲成仙的传说相关。其树皮内含银白色丝状物,象征“筋骨相连”,进一步强化了名称的文化。

二、杜仲药俗文化

杜仲在陕西省略阳当地又叫“丝绵树”,民谣唱道“家种十株丝绵树,柴米油盐不发愁”。

·赵瑾叔《本草诗》:

杜仲求仙食此成,即将妙药借佳名。

断丝须记寻盐炒,折片休忌用酒倾。

肝润骨筋无强直,肾强腰膝易支撑。

少年脚软当新娶,煎服三朝便可行。

三、杜仲道地考证

《神农本草经》载“杜仲,味辛,平”,列为上品。

[宋]苏颂《图经本草》载杜仲“生上虞山谷及上党、汉中,今出商州、成州、峡州,近处大山中亦有之”,商州即今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一带。略阳地处秦岭南麓、汉中盆地西缘,气候温润,雨量充沛,山地土壤疏松,利于杜仲生长繁衍。

[明]陈嘉谟《本草蒙筌》载杜仲“汉中产者第一,脂厚润者为良”。

[清]汪昂《本草备要》载杜仲“出汉中,厚润者良”。

《陕西中药志》载“杜仲主产于平利、镇坪、紫阳、安康、山阳、商县等地,野生,或栽培于山坡”。陕西略阳是杜仲的原生地、适生区,是杜仲的中心产区


  • 陕西省中医医院

  •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