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陕西省中医医院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暖医故事”系列(30)】中医特色诊疗:一场体重与健康的双向奔赴

发布时间:2025-04-17 13:10   来源:   浏览次数:

【编者按】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卫生职业精神,推进我院文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形成凝心聚气、干事创业的舆论氛围,特开办“暖医故事”系列宣传活动。今天,让我们走进陕西省中医医院临床营养科,聆听一段关于减重与重生的暖心故事。



32岁的王女士站在体重秤上,看着体重从90.8公斤降至73.3公斤,腰围从105厘米缩至88厘米,眼中泛起泪光:“这不是简单的体重下降,是我重新掌控健康的开始。”作为一名重度肥胖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王女士在陕西省中医医院临床营养科的7个月食养干预中,不仅甩掉35斤赘肉,更逆转了多项异常代谢指标,解锁了“食养疗疾”的中医智慧。 

身高160cm的王女士,体重一度飙升至180斤,BMI高达35.5(重度肥胖标准),体脂率43.2%,内脏脂肪等级18级(超标准8级),像被一层“脂肪盔甲”紧紧包裹。她试过极端节食,饿到头晕眼花;咬牙运动,却因关节疼痛难以坚持,陷入“越减越肥”的恶性循环;更严重的是体检报告接连报警:胰岛素抵抗、高血脂、高尿酸、肝功能异常、维生素D缺乏……这些肥胖相关的代谢问题,正悄悄侵蚀她的健康。

“每天没干什么就觉得累,双腿像灌了铅,傍晚浮肿得连鞋都挤脚。”回忆起初诊时的状态,王女士仍心有余悸。中医舌脉诊显示: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苔白腻、脉濡细,典型的“脾虚不运型肥胖”——脾胃虚弱导致水湿运化失常,痰湿瘀滞在体内,形成肥胖与代谢紊乱的恶性循环。

结合患者各项检查,西医诊断为肥胖症,中医辨证为脾虚不运型肥胖。因此,临床营养科营养师尹薇为她制定了健脾化湿的食疗方案,推荐患者适当食用山药、莲子、白扁豆、麦芽、砂仁、茯苓、木瓜、大枣等食药物质,并推荐食养方,如:扁豆山药粥、黄芪橘皮饮等等,通过半年的努力。患者成功减重35斤,体脂肪下降24.2斤,体脂率下降12.4%,内脏脂肪等级下降6级。同时,维生素D缺乏、胰岛素抵抗、肝功能受损、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均得到纠正。

临床营养科医生提示大家:大基数患者切勿盲目减肥,减肥方法不当很有可能会导致代谢紊乱、抵抗力下降或者关节损伤,建议大家在营养师或医生的指导下开始健康减重,结合个人体质状况给予个体化营养食疗方案,在减重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体质及节气调整营养食疗方案,促进患者健康减重。

  • 陕西省中医医院

  •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