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陕西省中医医院官方网站!
编者按:2025年8月11日,陕西省政府网站发布《关于表彰陕西省优秀医务工作者和团队的决定》。在这份承载着使命与荣光的表彰名单中,陕西省中医医院肺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杨栓柱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医务工作者”。杨栓柱副主任深耕呼吸系统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领域,融合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优势,年接诊门诊患者5000余人次、住院患者300余人次,以廉价中药成功治愈多名疑难病症患者,获患者广泛赞誉。科研上,他主持10项课题,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注重构建分层递进培养体系,年均带教超50人,近3年培养基层学员万余人次。2020年,作为陕西省第二批援鄂中医医疗队副队长支援武汉江夏方舱医院,所在集体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个人获评方舱先进个人。
杨栓柱,男,1985年8月生,陕西华县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陕西省中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兼任陕西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呼吸病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中医药学会呼吸病专委员常委,陕西省中医药学会重症医学专委会常委,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肺康复专委会常委,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肺病分会理事等职务。2013年来院工作至今,致力于临床、科研、教学等多个领域,均取得显著工作成效,多次获评“优秀党员、优秀员工、优秀带教”等荣誉称号。
一、深耕临床一线,勇攀医疗技术高峰
杨栓柱同志始终秉持“中西医并重”理念,在呼吸系统疾病这一高发且复杂的诊疗领域,探索并实践一条独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道路。一方面,充分利用现代医学在病原学检测、影像学诊断、肺功能评估以及急危重症生命支持技术等方面的精准优势,实现对疾病的客观定位与快速干预。另一方面,系统融入传统中医的整体观、辨证论治思想及丰富治疗手段,尤其注重发挥其在调节免疫、改善症状、减轻药物副作用、预防复发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的独特价值。不仅关注具体药物的协同使用,更强调在疾病认知模型、诊疗路径设计、特色技术应用及疗效评价体系上进行创新性融合。
杨栓柱同志作为全国第七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继承其师全国名中医曹利平教授“健脾清肺、肺脾同治”学术思想,针对慢阻肺、肺纤维化、肺癌、呼吸衰竭、肺部感染等呼吸系统疑难危重症患者,采用以中药汤剂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将中药汤剂、中医特色治疗技术、肺康复技术与现代呼吸支持技术深度融合,使患者转危为安,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年接诊门诊患者5000余人次,住院患者300余人次,收到患者锦旗、牌匾、感谢信多次。
杨栓柱曾经治疗一位严重的支气管哮喘年轻患者,患者曾就在于多家医院,经吸入治疗,口服激素等治疗,症状始终无法缓解,患者气喘咳嗽等症状十分严重,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被病痛折磨3年时间,后经人介绍就诊于杨栓柱医师门诊,经口服中药治疗月余,症状逐渐消失,随访至今仍未复发,杨栓柱医师开的中药不仅疗效好,而且十分便宜,一副药仅10块钱作用,解决了患者3年的病痛,被患者赞誉为“杏林圣手、德艺双馨”。他又曾治疗一位慢阻肺伴有呼吸衰竭老年患者,患者因呼吸衰竭反复住院,严重时需要住进重症监护室,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杨栓柱用中药治疗后,患者症状逐渐趋于平稳,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初诊时患者由家属推轮椅来医院,后来患者自己来医院就诊,此后未在因慢阻肺而住院,被患者赞誉为“仁心博爱,胜似亲人”。
二、聚焦科研攻关,推动医学创新发展
杨栓柱同志坚持“临床问题导向型科研”,他从临床实际出发,尤其是在遇到临床疑难杂症的时候,他从来不抛弃、不放弃,坚持不懈探索。12年来,他以第一负责人主持科研课题(项目)10项,总经费190余万元;其中陕西省科技厅课题2项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1项,秦创原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项目1项,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3项,横向课题2项;参与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10余篇。
新冠疫情期间,杨栓柱积极申报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征集中医药防治新冠病毒科研攻关项目,开展清瘟护肺颗粒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真实世界研究;在流感流行期间,申报秦创原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开展清瘟护肺颗粒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真实世界观察性研究;积极申报陕西省科技厅课题,开展全国名中医曹利平主任医师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整理研究;负责全国名中医曹利平传承工作室建设任务,负责长安谢氏中医肿瘤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任务。
三、潜心教书育人,创新医学人才培养
杨栓柱同志作为科室教学主任,构建了“分层递进、医教研融合”的教学体系,覆盖实习生、规培医师、研究生及社会师承人员全链条培养,年均带教各类学员超50余人次,形成“临床实战+科研思维+人文关怀”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临床带教中通过“床边教学—模拟操作—复盘考核”循环训练,提高学术临床技能水平。
作为研究生导师,杨栓柱推行“临床问题驱动型科研”培养模式,悉心指导研究生开展科研工作。面向社会师承人员,开创“云上跟师+线下实训”混合教学模式,定期开展“经典医案云端研讨”,使学员的医学知识得到大幅度提高。2022年申报并开展“陕西省疫病防治学习班”,培养省内中医疫情防控人才50人;2023年申报“名老中医经验培训项目”,培训基层学员100余人;2024年申报“陕西省中医肺病高层次人才项目”,培养基层中医骨干人才10名;近3年来,每年组织申报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线上线下培养基层学员10000余人次。
四、冲锋抗疫前线,筑牢生命防护屏障
2020年,杨栓柱作为陕西省第二批援鄂中医医疗队副队长,出征武汉江夏方舱医院,用传统中医药治疗方案救治患者,陕西病区共收治患者94人,治愈出院64人,非重症转出30人,所有患者转重症率为零,医护人员零感染,患者零死亡、零复阳,医护零投诉、零事故,圆满完成了援助工作任务。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在这里,他和全国援鄂四万多名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共同战斗,谱写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互助的雄壮暖歌,发扬了全民不屈不挠、共赴国难的抗疫精神,他个人被评选为江夏方舱医院先进个人,国家援鄂抗疫中医医疗队(陕西)也被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部门共同授予了“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在表彰会的发言中,杨栓柱多次表示,今后将继续发扬不惧风雨、不畏艰险,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这也必将成为一个优秀医务工作者的坚定誓言。
陕西省中医医院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