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陕西省中医医院官方网站!
2025年10月18日,陕西省中医医院肾病二科成功举办第十期中医肾病优势专科建设学术交流活动。本次活动特邀美国耶鲁大学医学肾内科田雪飞研究员,以《医学与科学的交汇——新时代Clinician Scientist的思考与视野》为题作线上专题报告。肾病二科、肾病一科、血透室及病理科等相关科室50余人参加,围绕国际医学科研前沿与复合型人才培养展开深入交流,为中医肾病专科发展注入国际智慧。
肾病二科于小勇主任在开幕致辞中指出,中医肾病学科发展与优势专科建设需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既要立足中医辨证论治的根基与特色,也要积极对接国际医学科学前沿,融合先进技术与人才培养模式。他强调,本次活动聚焦国际肾脏病研究进展、人才培养及跨学科融合等关键议题,是拓宽学科视野、推动中西医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对提升专科临床科研能力与服务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田雪飞研究员围绕“医学与科学的交汇”这一主题展开分享。他指出,现代医学已进入“医学—科学—技术”深度融合的新阶段,单细胞测序、空间转录组学等技术的应用,不仅为疾病机制解析提供了新工具,也为中医经验的科学转化开辟了新路径。他还系统介绍了耶鲁大学“临床+科研”双轨培养模式,通过“3年临床轮转+5年科研训练”及NIH基金支持,培养兼具诊疗能力与科研思维的Clinician Scientist。田雪飞建议,中医背景医师应充分发挥整体观念优势,将证候研究与多组学数据相结合,推动中医智慧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更广泛认可。在交流讨论环节,与会人员围绕“中医背景Clinician Scientist的培养路径”及“医学科学交汇背景下的中西医协同研究方向”等议题展开热烈探讨。在人才培养方面,计划借鉴国际经验,结合中医传承特色,构建涵盖“临床能力、科研思维与中医传承”的综合培养体系,推行双导师制,选派青年医师参与国际研究或进修项目;在科研合作方面,拟联合开展中医证候分子机制、中药复方多靶点效应等研究,以国际标准验证中医药疗效;在技术转化方面,探索人工智能与中医辨证结合,构建“证候—病理—分子标志物”关联模型,提升中医肾病诊疗的精准化与科学化水平。
于小勇主任在总结中表示,此次交流为学科搭建了国际化学术桥梁,带来了前沿视角与宝贵经验。未来,科室将积极推进“中医肾病Clinician Scientist培养计划”,持续深化国际科研协作,推动中医肾病从经验医学向科学医学转型,为全球肾病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助力中医肾病优势专科建设迈上新台阶!
陕西省中医医院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