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陕西省中医医院官方网站!
10月30日至11月3日,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陕西省中医医院长安米氏内科流派代表性传承人米烈汉在第二十二届世界中医药大会上作《“宗气为本论”浅析及临床应用》主题演讲,系统阐释流派“宗气为本论”核心精髓及防治代谢综合征的“治宗五法”。本次大会吸引了来自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名医学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国际合作发展。
开幕式上,米烈汉教授以《“宗气为本论”浅析及临床应用》为题,用清晰的逻辑、翔实的案例,向全球同仁系统阐释了“宗气是人体生命活动根本动力”的核心要义,深入解读了基于该理论创立的“治宗五法”——温阳、益气、活血、化痰、祛湿在代谢综合征防治中的应用机理与临床实效。
长安米氏内科流派源于清末民初的陕西关中地区,历经黄竹斋先生开创、米伯让先生立派、米烈汉教授传承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诊疗体系。2012年,该流派被确定为首批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2015年,其诊疗技艺入选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会议期间,代表团通过制剂、著作及简报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了流派的深厚底蕴与现代发展。
10月31日,“中医药(米氏流派)防治代谢综合征的创新与实践”分会场成为大会亮点。澳大利亚中医管理局局长林奇恩、新州中央海岸市议会副市长道格拉斯·伊顿到会致贺词,近百名国际专家参与交流。
分会场上,陕西省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所长路波作《米氏流派消渴病传变防治的理论与技术》报告,提出2型糖尿病的“三阳三阴”传变规律及“阳明治胖、太阴治浊、厥阴治络、少阴治虚”的防治策略,并展示运脾化浊颗粒、乌葛丹丸等四种临床有效的院内制剂。陕西省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肖洋分享《米氏流派防治代谢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经验》,基于434例临床观察,明确肝郁脾虚、湿热困脾为主要证型,为代谢性疾病的中医药防治提供重要循证依据。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研究所所长张红从药理角度汇报了中药防治糖尿病等疾病的作用机制与制剂研发进展。
会议期间,全国名中医米烈汉教授代表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陕西省中医医院与西悉尼大学药物研究学院、健康科学学院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并签署合作备忘录,以促进双方单位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开展进一步合作。西悉尼大学药物研究学院主任丹尼斯教授表示,长安米氏内科流派的学术思想为现代医学提供了宝贵视角。双方将聚焦慢性病管理、女性健康及循证中医药研究,构建“互补式共生”的中西医结合模式。米烈汉教授强调,此次交流进一步坚定了“理论创新与实践结合”的中医药国际化路径。
随着黄竹斋、米伯让先生“中华古医学,世界将风行”的愿景逐步实现,以长安米氏内科为代表的“秦医、秦药”正稳步树立国际品牌形象。这不仅彰显了陕西丰富的中医药文化与资源,也为中医药在全球健康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开辟了新途径。
备案号:陕ICP备17003884号-1
电话:029-87213310 【全年咨询时间】08:00-12:00;14:00-17:30
Copyright ©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中医医院
陕西省中医医院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