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本草传奇:破译生计与生态的共生密码
在秦岭的层峦叠嶂之间,云雾常年缭绕,山林静谧而深邃,这里蕴藏着丰富的野生药材资源。曾经,有许多人穿梭于这片山林,以采药为生,倪春海便是其中一员。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倪春海的身份发生了变化。他从一个采药郎变成了种药人,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不断破译生计与生态共生的密码。
五味杂陈
藤蔓郁郁葱葱,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密密麻麻……眼下时节,在周至县王家河镇中药材种植基地五味子采摘园,五味子茂盛的绿叶正顺着爬杆向四周伸展着。几朵豆大点的小红花在枝头慢慢撑开“笑脸”,俏皮又可爱,与周遭寂静的原生态环境相得益彰。
引种药材
然而,一次采药时,他不小心闯入黑熊的禁地,差点儿丧命,让他萌生了一个想法。
“把这些中药材引种到一处,就不用上山去采了,安全性提高了,收成也稳定了。”倪春海说干就干。
2003年,33岁的倪春海踏上了一条充满未知和挑战的道路。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一切都要靠自己摸索。于是,他先从山上引种野生药材,在自家地里使用有机肥试种起了黄岑、黄芪、猪苓、柴胡……
没想到,当年的收成还不错,这下倪春海更来了劲头。
总结了此前自己长期的采药经验后,倪春海认为秦岭北麓是五味子的优生区。而且,无论是鲜果还是作为中药材,市场需求量都很大,价位也一直相对稳定,是一种可以带来长期收益的药用经济植物。
产业发展
于是,又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倪春海心中冒了出来:通过选育实现大面积种植,发展产业。
选育的过程漫长而艰辛,倪春海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有时候,精心培育的种苗会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而淹没;有时候,又会因为病虫害的侵袭而全军覆没。但是,他从未想过放弃。
倪春海仍坚持每天仔细观察五味子的生长情况,记录下它们的形态、开花和挂果状况、病虫害情况以及雨雪天气对其生长的影响。经过6年的不懈努力,他整整写了20多本笔记,终于在2008年选育出第一株表现良好的品种。2009年,他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不仅带领村民修路、建桥,还一直琢磨着带动大家一起搞中药材种植。
走上正轨
2016年,倪春海成立了周至县春海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了100多亩田地,正式开启了他的中药材产业化之路。同时也得到了村里36户村民的响应,其中34户贫困户以土地或是资金的形式入股,跟着他一起发展“林下中药材”产业。
通过参加各种培训课程,向专家请教,与其他种植户交流经验以及自己钻研实验,不断改进种植技术,合作社种植的五味子迎来了丰收,红彤彤的果实挂满枝头,亩均产量近4000斤,亩均收益数千元,倪春海的中药材种植产业逐渐步入正轨。
打造品牌
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倪春海开始思考如何进一步提升产业的效益。他意识到,要想让中药材产业持续发展,就必须打造品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于是,他开始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包装,申请了相关的认证,为自己种植的中药材打造了“原生态秦岭中药材”品牌。
除了线下销售,倪春海还紧跟时代步伐,利用互联网拓展销售渠道。从2022年开始,他在短视频平台上,开始发布推介内容、搞起了直播,分享中药材种植知识,展示自己的种植基地和产品。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了解到了他的产品,订单也从全国各地纷至沓来。还有几家知名药企也找上门来,要大量收购他种植的中药材。
舌尖上的本草:中药也能如此美味——山茱萸
山中本草,或苦或甜,皆是自然的馈赠。山茱萸的存在,让人们发现,原来中药也可以如此美味。
当秦岭的春天如约而至,山茱萸的花芽先于叶芽萌发,满山遍野星星点点的小黄花开满枝头,在阳光中肆意绽放美丽。待到秋日来临,繁花落尽,枝头便挂满长长椭圆形绯红色的小浆果,艳丽夺目,甚是可爱。进入10月后,果实逐渐成熟,山茱萸经沸水汆烫、去除果核,留下萸肉和果皮,摇身就变成了老百姓熟知的“枣皮”。
在山茱萸的主产区周至县,山茱萸种植已有300多年历史。2013年国家批准对“周至山茱萸”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目前,周至县形成了陈河镇、王家河镇、板房子镇、厚畛子镇共4个镇2万余亩的种植基地,种植农户达1200户,年原药材销量1500余吨,年产值达5400万元。”西安市林木种苗工作站站长齐康学表示,同时,当地还注重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林草中药材产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拓展产业附加值,实现多元化发展,形成了周至山茱萸产业品牌,带动了一批特色生态旅游线路和景点,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了解中药材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
药材好,药才好。
山茱萸凭借着优异的理化指标,在中医药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被历代医学所珍视。《神农本草经》描述山茱萸不仅是能补肝益肾的中药材,还能作为保健食品,延缓衰老。《本草纲目》记载,山茱萸味酸,性平,无毒。被列为补血固精、补益肝肾、调气补虚,明目强身的上品药。
2023年,山茱萸被正式列入药食同源目录中,“这意味着它不仅可以作为药物使用,还可以作为安全的食品被食用。”西安未央广泰中医门诊部中医医师陆景佗说,山茱萸除了可以成为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右归丸、知柏地黄丸、明目地黄丸、麦味地黄丸等众多中成药的关键原料;现在人们也尝试以山茱萸为原料,加工成饮料、果酱、蜜饯等绿色保健食品。
陕西省中医医院药学部主任、主任药师刘满军说,现代研究显示,山茱萸含有环烯醚萜类、有机酸、多糖、皂苷、鞣质、维生素等。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保护心脑血管、抗炎抗菌、护肝保肾等作用。
刘满军提醒,山茱萸虽有补益肝肾、收涩固脱之功,但有湿热内蕴、小便淋涩者、外感发热、实热症人群慎用。具体应用需求或病症,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